孩子的成長過程充滿了驚奇和發現,其中爬行和訓練走路是兩個引人矚目的重要階段。在文章中,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兩個關鍵時刻的重要性,爬行是寶寶的運動啟蒙,有助於肌肉力量和協調的發展,同時激發了他們對周圍環境的好奇心。走路是邁向獨立的第一步,這不僅意味著生活的變革,還代表著自主性的增長。
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時間表和方式。雖然多爬可以對寶寶的運動發展有益,但它不應被視為一個絕對規則。多爬真的有比較好嗎?我們將討論如何根據寶寶的需求和能力,提供他們資源讓寶寶自己去成長跟探索,以確保是適合寶寶發展的而且過程是健康快樂,我們的教養是給寶寶自然地去成長,提供協助,自由探索
爬行:嬰兒運動發展的早期階段
爬行的意義
爬行是寶寶運動發展的第一步,這個早期階段對於肌肉發展、協調、視覺和自主性的培養很是重要。通過爬行,寶寶學習如何使用手臂和腿來推動自己前進,同時培養了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,爬行可以促進寶寶左右大腦的分化,練習身體的穩定度,讓寶寶的肌肉更發達,以及促進視覺的發展
爬行的發展時間表
一般來說,寶寶在生命早期,大約在6個月至10個月之間,開始嘗試爬行。然而,每個寶寶的發展時間表各不相同,有的可能早一些,有的則可能稍晚,像我們家因為是趴睡,頸部跟背部會比較有力,大概在4個多月的時候就開始會爬行,而且是直接高爬,沒有貼地爬的時期

如何讓嬰兒的爬行探索
提供安全的環境,確保嬰兒周圍沒有尖銳的物品或危險的東西,還有容易倒塌的櫃子或物品。給予寶寶機會自主地探索,不要過度干預。像我們家就是沒有設置圍欄,就是讓寶寶可以盡情的探索,可以自主學習,當然偶爾還是會撞到不過這都是他自己必須要去經歷的過程,況且在安全的環境中撞到並不會太嚴重

可以發現我們家並沒有圍欄,為了是不約束讓孩子可以自由去探索
走路:邁向獨立的重要一步
走路的重要性
走路是一個寶寶的重要里程碑,它代表著更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性。走路需要更多的協調和平衡,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然發展的能力。
走路的發展時間表
寶寶通常會先扶著東西站立,在1歲左右開始學習走路,但這也因寶寶而異。有些寶寶可能會稍早,而其他寶寶可能會稍晚開始走路,我們家的寶寶大約6個月開始會扶著站立,不過卻是1歲快1個月才會走

扶東西站立,第一個就是寶寶自己的床圍,調整適合站立的高度
如何幫助寶寶學會走路
我們是讓寶寶在自然的狀態下學走路,沒有所謂的學步車或螃蟹椅,找一個可以提供穩固的支持,如家具或成人的手,幫助寶寶保持平衡,不過我還是比較建議使用穩固的家具,成人的手有可能會把寶寶的手拉得太高,造成肩膀骨頭的脫臼或受傷。最重要的事還是必須讓寶寶在安全的環境中練習走路,避免危險的地方。且要適時的鼓勵寶寶自主地嘗試,提供鼓勵和支持。

扶著堅固的家具是個很好訓練走路的方式
多爬比較聰明嗎?
多爬到底有沒有比較聰明,這是大家都常聽過的東西,讓我們來介紹一下順便破解迷思,給寶寶尊重、自主性和安全的環境,讓寶寶在自己的節奏下學習及成長,不應受到過多的干預。他們會自主決定何時開始嘗試站立和行走,老一輩的都說出生之後多爬會比較聰明,只要寶寶站起來都會阻止並協助他們再繼續多爬,爬行確實是有他的好處在,不過現在的醫學研究發現,孩子能靠自己扶著站起來,表示他的骨骼、肌肉發展已經完成,真的不需強迫寶寶一定要爬很久,也盡量不要限制在一個小框框裡面活動,讓寶寶可以自由地發揮跟探索,而且最重要的是,目前也沒有相關的研究證明,寶寶多爬會比較聰明,就讓寶寶自由發展是最重要的
結論
總而言之,我們覺得不需要強迫他一定要爬或是走,讓他自由去發展,也不需要輔助推車或是類似螃蟹椅,像我們家孩子他就會自己先扶著東西沿路走,先用雙手漸漸的變成單手,最後開始會試著放手走,為了幫助寶寶學走路,我們在家裡也是要創造一個安全、啟發的環境,桌子尖銳的地方,會搖晃墜落的物品,會滑動的家具等等這些都需要注意,鼓勵他們自由移動,不應去約束太多,也不應該家長覺得危險就去給寶寶做限制,有時候只是家長自己覺得危險其實不全然是危險的,只要是安全的環境下跌倒或撞到都不會太嚴重,所以是沒關西

另外還有一個重點,寶寶試圖站立或行走時,我們應該鼓勵讚賞並仔細觀察提供必要的協助,當然如果真的跌倒或是撞到東西,請不要驚慌或大叫,寶寶才不會害怕及恐慌,也因為這樣才會聽到有些寶寶害怕跌倒導致不敢走路
訓練寶寶學走路方式都不同,觀察注意寶寶的需要,然後給予支持,但不會過度干預,讓寶寶自己動腦筋。最重要的是確保寶寶安全和快樂,鼓勵他們在學習走路時充滿信心。不需要跟別人比較,讓孩子自由發展才是最重要
更多教養可以參考其他文章-教養連結